无动力悬挂滑翔机着陆方法

中文翻译完善:kp

本页翻译自Jim Rooney 对 oz report forum thread 的总结. 英法文地址:http://mt7.ca/seven_attdelta.html

语汇相关
译着注

 

 

先说一点理论

我们的翼面并不是平均扁平的,翼中心的攻角要大于翼尖的攻角。 这一设计至关重要,在翼的中部(中心区域)失速而不在翼尖(翼左右两个翼尖部分)失速的结果并不好。在风力较大的情况下,当飞行员着陆时,飞行员会试图追上(并减缓)滑翔机的速度,这种情况大部分时候人的速度可以跟上,没有什么大问题。但在小风或无风的情况下,翼会俯冲并且翼头撞向地面。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为 "重击"(详者注:栽头),因为翼头会撞击地面发出响声。

原因在于翼的设计。当你失速时,扭曲和后掠的机翼会向机头翻转。这在飞行时是一个很好的特性,但在降落时却很困难。翼的中心(根部)比翼尖先达到失速攻角。如果慢慢推到失速,只有根部会失速。由于机翼是后掠的,翼尖(仍在产生升力)会抬起滑翔机的后部,使其俯冲栽头。

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,您必须也让翼尖失速。 要让翼尖失速,您需要足够快地推动滑翔机失速,以足够大的动力穿过翼中心的失速区,并让翼尖也失速,只有这样整个翼面才能完整的全失速,不再栽头。

 

下面是jim总结的

让我们来看看悬挂式滑翔机降落的黄金法则:把翼尖竖起来!(让翼尖失速)

滑翔机不是平坦的,是有点扭曲的。翼的中间比翼尖有更大的攻角,这意味着翼的机头(在中间)会先于机尾失速(翼尖)。 一旦机头失速,滑翔机就不再上升了。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,而翼尾(也是两侧翼尖的部分)仍在上升,你猜怎么着?你会摔下来,大概率机头先着地,所以你必须克服这一点。 因为机头会先失速,所以你要让机头在失速后也要让翼尖快速失速。你所要做的就是在随后的一秒钟内利用你的力量推起来。之后,如果翼尖还没失速,那你就准备翼要栽头了。

这里有一个价值百万的问题...什么时候 "扩推"?如果你能自信地回答这个问题,那么你就能很好地降落。如果你只有一些含糊不清、抽象的答案......你可能就会失败。

所以,让我们从最简单的着陆技巧开始。说它简单,是因为它避免了这个问题。

 

方法1:月球漫步(译着称之为凌波微步)

此方法适合平整的降落场,不适合不平整的降落场。

月球漫步的关键在于重载滑翔机的失速速度高于轻载滑翔机。当滑翔机支撑着你的体重时,它的负荷比没有负荷时更重。没有你体重吊在下面的滑翔机的飞行速度比载着你的滑翔机要慢(慢得多)。因此,当你着陆时,只要你的双脚触地,失速速度就会大大降低......因为它不再承载你的全部体重。

乔治-斯代宾斯(George Stebbins):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月球漫步走得好,最后其实不一定非要 "完全扩推"。 为什么不使用完全扩推?有些降落区可能会很拥挤。经常会有人紧随其后,而降落点可能很小。完全 扩推后停下,然后重新开始行走并不是走出降落区的最快方法。你要做的是 "月球漫步",但只需保持慢速小跑,并向一侧倾斜以跑出降落跑道区。速度不要太慢,滑翔机继续飞行,但你已完全着地。当然,这需要在向一侧 "滑行 "时控制一些攻角。

 

Jim Rooney以月球漫步方式降落

 

方法2:配平+1(trim+1)

这是绝大部分滑翔翼飞行员应该掌握的首要方法,因为简单,适应大部分环境。此方法适合小风或者无风环境中,绝大部分场地,包括不平整的野外降落场。

它适用于市场上的任何翼。 如果你调整了机翼的配平速度,这个方式就效果不好。 如果你在这方面遇到困难,问问自己为什么要用调整过的的翼来学习基本着陆技巧。

  1. 以高于配平速度的速度接近地面(始终如此)。

  2. 进入地面效应后,当你要保持离地高度时,你自然会减慢滑翔机的速度。

  3. 翼最终会达到配平速度。你会感觉到这一点,因为坚杆上不会有向前的压力。在此之前,你为了获得速度而将立杆往后拉。现在,速度消耗掉了,它们不再积极的前进......它们的控制杠在你手中完全不受力了,不用再用力气往后拉杆了。Jim在他的视频中通过完全放手来演示了这一点。毫无疑问,他到达了配平速度。他并不建议人们放手,他这样做只是为了演示。

  4. 到达配平后,等待一秒钟,不是两秒,然后扩推

  5. 滑翔机失速并从您的背上掉下来(翼中和翼尖全失速)

这是一种非常简单有效的着陆技术。吉姆很少发现需要使用任何其他技术。

吉姆首先教月球漫步,因为这个引入了一些新的东西......搞砸的可能,你最好装了轮子....没什么大不了的。

这个方法,如果你急于求成过早的扩推,用力适当但不够角度,推的不够多..你可能会飞很高。 如果你不保持住推的角度,往回放了杆,你就会栽倒,而且栽得很重。 如果推你等的太久,推的太晚了,你也可能用力过弱而趴地下。但奇怪的是,这比晚点推更难......

如果你等得太久,推的太微弱,你需要穿上跑鞋。但是,如果您对月球漫步有经验,那么您已经知道如何从这个问题中恢复过来。

译者说:对于初级翼来说,只要到了配平速度,马上扩推,没一点问题,对于中高级翼才需要再加1秒时间推,

 

吉姆·鲁尼 (Jim Rooney) 用 Stealth KPL 12 做 Trim +1。顺便说一句,他超过了体重上限(65 公斤,没有吊带的体重是 72 公斤)

 

 

方法3:The Two Step 两步降落
  1. 接近地面的速度比配平更快,一如既往!

  2. 飞至地面效应

  3. 在达到配平速度之前...... 使滑翔机爬升。这需要微妙的手控制。你希望它攀爬,但只是一点点。

  4. 一旦它开始攀升......就等待。

  5. 一旦它停止攀爬,就扩推。

  6. 它没能量了,它会从你的背上落下来。

过于激烈地进行试爬升会让你爬得太高,谨慎行事。

 

方法4:The Crescendo 渐强

它与 "两步法 "基本相同,不同之处在于 "两步法 "是将机翼向上推,然后保持不动......当机翼停止上升时,再完成推翼动作。

但这个渐强,你可以把它推上去,然后继续推,越推越快。

这个不受欢迎,因为它太凭感觉了。 如何推动和推动多少?只是凭你的经验和感觉,基本无法量化。

译者注:国内只见过我在飞俱乐部的韩永飞教练经常用这种方法降落。

 

方法5:The Zen 禅宗

警告。。。这个很难,当你弄错时会很痛。首先了解其他的。吉姆甚至不理会这个,然而,他的一些朋友已经取得了成功。

是的......就是这样。整个技巧就是这样......为了保持你的高度,你要越来越快地推动直立杆,这和 "渐强 "推杆没什么两样,只是不需要爬升。 如果做得好,这是一个很好的技巧。

不过,如果你失手了,鼻子会栽得很重,所以你已经被警告过了

 

vg不同的设置下降落

VG使你的翼面变平,翼头和翼尖的攻角变的更接近,所以更多的翼面同时失速。这是 VG 在着陆方面最利落的部分......这是一个很大的妥协,所以还有很多话要说......用全VG着陆是你做过的最简单的扩推降落。

全vg下,翼尖的失速点非常接近机翼中间头部的失速点,因此当您在地面效滑行时,您的扩推窗口绝对是巨大的。当你推杆时,如果机头要停滞,翼尖也会停滞。你的翼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减速板,你的鞋子可能会被扯掉,因为你的双腿被甩得太前了。当机翼垂直时,它就会有力地停止。

当然,这样做的代价是你会失去大量的滚动控制,因此只能在平衡的空气中,在宽阔的场地上全vg降落。即便如此,吉姆也只是为了好玩。没有实际原因。

另外,您的配平速度会提高,而失速速度会降低。在接近失速攻角时,翼的表面积越大,飞行速度就越快,因此会产生更大的升力......实质上,在较低的速度下,机翼会变得更大。

因此,vg拉多少需要平衡。吉姆倾向于在着陆时使用 1/4 - 1/3 VG。在这个范围内,大多数机翼都能保持足够的滚转控制能力,而且还能获得显著的平飞效果。

因此,只要进场的其他部分不令人担忧(比如乱流),这就是好事。

 

译着说:

jim上面把推杆的时间点讲的非常的清楚,译者也在降落中验证过了(配平+1)。

下面的内容主要适合小个子的亚洲人,如果你个子高手又长那么可以略过,这是给像译者一样的小个人飞行员的讨论。

有一个问题对于小个子飞行员得注意,中国人个子普遍比欧美人身高低,个子低那么手臂可能就更短,这就造成了推的最大量比手臂长的人要少,那么按照Jim的方法时间点可能还推不起来,可能还会栽头。译者身高170cm,测试抓到肩部位置时,除非推的时间点在配平前更早一点时间可以实现雀降,如果到了配平速度是推不完美的,大部分时间会栽头,但抓到耳朵或者更高的位置时推的效果就比较完美,可以把翼推到全失速状态,实现雀降。

抓高的时候又有一个问题出现,抓的越高就对翼的控制更不灵活些,有一个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,就是在进入地效配平速度前抓低些,然后到配平速度时马上把手向上移,这个移动的过程正好基本1秒,正好也到了推的时间点,然后推飘降落。

在降落时身体越直立也越容易抓高些,初级训练吊带和船式吊带非常容易直立,但现代的茧式吊带因为背部有硬板结构的存在,想直立的更直非常费劲,但也有一个方法可以试下,就是让腰臀尽量前倾,这个姿势就是你想的那样,成人都懂的,Come On! Bay Bay!